冰水沖擊試驗箱的原理是什么?
2025-09-20
冰水沖擊試驗箱是一種用于測試材料或產品在極端溫度驟變環境下耐受性的設備,其核心原理是通過快速交替暴露于高溫和冰水低溫環境,模擬實際使用中可能遭遇的熱沖擊條件。
近日,看到一些用戶對于冰水沖擊試驗箱的原理是什么?有些不太明白,本文將根據這個問題給大家整理如下:
冰水沖擊試驗箱的核心原理是“溫度驟變+冰水介質沖擊”,通過在高溫與 0–4 ℃冰水之間快速切換,對被測件施加瞬時熱應力,從而暴露材料開裂、密封失效、電氣故障等潛在缺陷。具體過程可分三步:
1.高溫穩定
樣品置于65 ℃~160 ℃(常用85 ℃或125 ℃)環境中保持1h(或到溫度穩定),使材料充分膨脹、內部氣體壓力升高。
2.極速轉移
機械提籃或平移裝置在≤20 s 內把高溫樣品投入冰水區,瞬間產生 “熱→冷” 沖擊;表面溫度在數秒內下降 80 K 以上,形成巨大拉應力。
3.冰水作用
①飛濺模式:0–4 ℃去離子水以3–4 L/3 s、325 mm 距離直噴樣品 3 s,模擬冬季路面積水被車輪揚起對剎車盤/車燈的沖擊;
② 浸沒模式:樣品完全沉入冰水下5min,驗證密封件在“高溫-驟冷-水壓”三重作用下的防水可靠性。
③整個循環可重復10~100 次,PLC實時監控溫度、流量、轉換時間,確保熱沖擊強度一致。
以上關于冰水沖擊試驗箱的原理及基礎定義介紹。